Friday, October 08, 2010

Book donation campaign to Penang State Library

As reported in Sinchew Jit Poh. My reading experience and the book donation campaign to Penang State Library.


大學時代的閱讀經驗,帶領黃漢偉從理科轉向社會,更開拓了他的視野

檳行政議員送好書!‧今天移交歡迎來觀禮
北馬 2010-10-08 15:10

大學時代的閱讀經驗,帶領黃漢偉從理科轉向社會,更開拓了他的視野。(圖:星洲日報)
閱讀是一件愉快的事,因為閱讀能夠讓你穿越時空,去與人類中最優秀秀的人群見面、去做他們最知己的朋友,還有甚麼能比這更讓人愉悅呢?


配合星洲日報〈大此馬〉和〈大北馬面子書〉發動的讀者捐書和一人一新書運動,檳州政府多名行政議員續首長林冠英之後,向讀者鄭重推薦他們心目中的好書,更與大家分享他們的閱讀經驗。

以上運動的最後一批(第三批)書本,今天(10月8日)早上10時在喬治市州圖書館移交,歡迎大家抽空觀禮!

黃漢偉:旁聽社會科學系課程
大學閱讀經驗刺激“熱情”

負責檳州藝術及房屋事務委員會的黃漢偉說,他在國民大學就讀電腦科學系時,就有過如此美好的經驗,恰恰因為這些經驗,讓他至今仍然受惠無窮。

“那時候,電腦科學對我而言簡直枯燥得不得了。為了替自己尋找出路,讓大學生活能夠多一點‘刺激’,我開始跟隨朋友去旁聽社會科學系老師上的課,也開始細讀政治的、社會科學的、哲學的書籍,期望從中得到不同於自己專業的養分。”

批判社會現象擲地有聲

他說,當時國大社科學院的老師,都是擲地有聲的批判型人物,上他們的課、聽他們對各種社會現象作出的批判,是一件相當有趣的事情。

“在老師的影響之下,我伸出觸角接觸了許多電腦科學系的學生一般上不會翻開的書籍。就是這段期間內,我展開了大量閱讀的日子。”

“那陣子的閱讀生涯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本書,就是彼得杜拉克書寫有關大學通識教育的書。”

他說,彼得杜拉克認為所有的大學生都應該接受文史哲的通識教育訓練,因為一個大學生除了具備深厚的專業技能外,也應該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創造能力,深具自信以及宏觀的國際視野。

“大學時代的閱讀經驗,刺激了我的‘熱情’、開拓了我的視野,更促使我後來轉向法律專業。至於閱讀的‘習慣’,我則一直保留至今,就算多忙碌,每星期我總會抽出時間閱讀大馬法律期刊及各種不同的讀物。”

黃漢偉也說,基於他曾經擁有很愉快的閱讀經驗,所以在《大北馬》推動贈書運動時,他立刻捐出5本書,希望能夠鼓勵更多人善用圖書館、加入閱讀的行列,感受和優秀作者和偉人對話的美好經驗。

推薦高希均《閱讀救自己》

他也極力推薦了其中一本贈書——《閱讀救自己》。作者高希均分享了50來的閱讀經驗,和閱讀如何改變人生的故事,絕對值得一看。

“記得要去圖書館借來看,你們一定會收穫滿滿的!”

黃漢偉捐出的5本書
《閱讀救自己》(高希均)
《中國大趨勢》(約翰奈斯比特)
《明辨是非》(蕭依釗)
《世界因你不同》(李開復)
《謀天下——從西北漢子到奧運會總導演》(魏龍柯北)

No comments: